close

走在政治大學校園內,處處可見鮮綠的植物,有人坐在大樹旁乘涼,有人躺在草地上聊天。總務處環保組花草班的專員保存校園植物的種子、花粉、孢子、植物組織,並培植苗木,把政大特有的地理環境和多元的生態特色,全部收進「植物銀行」。

 植物銀行最早由俄羅斯科學家尼科萊‧瓦維洛夫(Nikolai.I. Vavilov)提出,科學家保存植物種子,萬一植物從地球上滅絕,就能拿出來重新耕種。政大建立植物銀行,當校園內樹木老去,就能移植植物銀行內預先準備的植株。環保組組長連國洲解釋:「我們種的苗木現在都會選比較屬於本土的植物,生長狀況不用擔心,因為他很適合這個環境。」他也分析,校內如果自行培養苗木種植,就不需要再向廠商買樹:「有一些植栽其實是可以自己準備,金費就可以省下來。」

 環保組在游泳館和六期運動園區搭建網室、培育種子,培育成功的苗木則種在校園各個角落,包括茄苳、台灣光蠟樹、朱蕉、楓香等,培植的苗木除了能延續植物生命,也有助於維持生態穩定,連國洲進一步舉例:「如果我們在學校有一個區域種很多台灣光蠟樹的話,到時候我們還會在旁邊看到獨角仙,就變成用比較生態的方式去經營我們校園。」他表示總務處每年都會舉辦環境教育導覽,展現植物銀行成果:「自然的動植物都有教材可以去教大家認識環境,帶我們同學或同仁,實際上做自然環境觀察的活動。」

 植物銀行的植株可補植到校園內的花臺、花圃,替戶外閒置空間抹上一層碧綠。連國洲補充,政大未來將接收指南山莊為新校區,現在準備的樹木可用於新校區的植栽建設或園藝配置,連國洲也希望政大開設服務課:「服務課在我們組裡面最需要的兩種一個就是環境管理,第二個就是可以去照顧這些植栽。」讓學生修剪植株、整理苗圃,也能更親近校園內的各種植物。廣告系學生陳曉慧也贊同開課:「保育動植物也是一門學問,如果校方真的實行,就可以開一個保育類的課程給學生學習。」

 廣電系學生陳駿豪期盼植物銀行成為政大特色:「因為政大這個保育工作使他變的更出名,而不是只是在學術上出名,環境上和學術上都保有一定的知名度。」連國洲提到,植物能幫助環境降溫,也讓人心情和緩,希望藉由植物銀行培育更多適合學校種植的植物種類和數量:「大家對於植物還是比較喜歡,總是比一些冷冰冰的建築物、大馬路更符合人的需求,我們也希望藉由植物銀行的設立,讓學校更充滿綠色的植物。」

 

【政大之聲記者林呈育、何伊雯、莊春儀、王子文的專題報導】

轉載自http://www.peopo.org/news/26175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uerco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